山东肥城:“三个直通” 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2023-04-11 20:50  

: 43px; margin-top: 5px;">   山东省肥城市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在党建工作中推行“民情直通、服务直通、帮困直通”工作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以民为本、倾情服务,帮民解忧、为民解难。      民情直通。每年初开展“发展问计、民生问需”活动。在全市607个村全面开展了“发展问计、民生问需”调查活动,深入了解村级发展的思路打算、党员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帮扶的事项,明确新一年市、镇、村三级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用力重点,今年初,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7949条。推行社情民意受理服务制度。各镇街都成立了社情民意受理服务中心,通过线、网、访、评、查、卡、员、箱“八条渠道”,即开通服务热线、公布网上信箱、公开接访走访、接受社会评议、开展民意调查、发放联系卡、设立联络员、摆设意见箱等,全面汇集社情民意信息。建立社区代表委员“4+3”联动工作机制。畅通集中活动、自主安排、社区召集、群众预约四种渠道,落实设立代表委员活动室、建立意见吸纳处理机制、建立评议考核机制三项保证措施,统筹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三支力量”,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服务直通。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今年,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规范整治,设置为民服务代理点,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石横镇在各村设立“民事代办”服务站,全程代办党群事务服务、社保民政服务、村镇建设服务、农业综合服务、企业综合服务、计划生育服务6类18项事务内容,使党员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各镇街都开通了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轮流值班接听电话,确保第一时间为民解困;印发为民服务“连心卡”,将联村、包片的镇街机关干部和管区书记的联系电话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到家”,真正做到“讲发展在房前屋后,送服务到田间地头,促和谐在邻里之间”。推行“民情日记”制度。机关干部到村调研,随身携带工作登记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记入民情日记,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做好专题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跟踪解决群众困难。      帮困直通。开展“连心行动”。以党组织“联帮带”、机关干部“手牵手”、镇村干部“户户访”为主要内容,发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穷亲”,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帮扶1户农村困难群众;其他机关干部,可以单独或联合帮扶1户困难群众,加大在资金、项目、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到穷亲不脱贫,帮扶不撒手,责任不解除。今年,共有2694名机关党员干部与1737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607个村全面覆盖。村“两委”换届后,组织新当选的607名村党支部书记,对本村困难群众逐户走访一遍,了解民情民意,关心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累计走访3100多户,解决反映问题600余件(起)。开展“桃都党旗红、温暖送万家”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对辖区内生活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企业困难职工等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全市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合人民币120多万元。七一前,开展以“送鲜花、送健康、送党史、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四送进家·感恩老党员”活动,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进行集中走访慰问,拉家常、话变化、问疾苦、解难题,走访老党员242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慰问金80多万元。推行党员关爱基金制度。由镇街党委发起成立党员关爱基金会,接受党员捐献,基金增值部分专项用于安老、助残、救孤、济困,为党员发挥先进性提供平台,为密切党群众关系和干群关系搭建桥梁。汶阳镇党委党员关爱基金会自今年2月份成立以来,已募集善款40万元, 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2万元。

分享到: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