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发源于吉林省辽源市一水奔腾穿城而过源远流长
2023-10-06 15:39
東遼河發源於吉林省遼源市,一水飛躍,穿城而過,源源不停。

守護東遼河深秋氣溫驟降,在遼源市龍山區的東遼河河畔,74歲的閆勛友帶著一列自願巡河隊伍沿著河道撿拾廢物。數年如一日,這些自願與江河為伴的守護者,風雨不誤,靜靜躬耕,一路前行。

閆勛友是這支職責巡河隊的隊長。7年前,閆勛友開始在東遼河邊職責巡河、撿拾廢物。巡河過程中發現問題或許自己處理不了的工作,他都拍照配文,及時報給街道河長。無論嚴寒酷暑,他每天都要沿3100多米的河段走上3個小時的路。幾年來,他堅持自願服務不松勁,帶出了一支31人的自願巡河隊。他們用舉動讓河道兩岸面貌得到改進,贏得沿河居民共同稱贊。閆勛友帶領的職責巡河隊先後被吉林省授於「自願服務最佳項目」「最具潛力優異項目」,本人也獲得水利部「最美河湖衛兵」稱號。
生態河湖建造秋天的東遼河沿岸,綠水青山正在「流金淌銀」。從東遼河源頭到東遼河一級支流,再到東遼河沿岸,青山環抱,碧波留痕,處處鐫刻著遼源市河湖長製工作和生態文明建造的生動實踐。
東遼河源頭,坐落東遼縣遼河源鎮安北村的小寒蔥頂山上,駐足俯瞰,源頭活水涓涓款款漫流而下;一條爬山棧道盤旋而上,將望月潭和七處泉眼圈勾勒出一幅「七星北鬥望月」的沈浸式全景。
守住源頭,護住生態。自河湖長製工作開展以來,東遼縣完結工程出資2339.93萬元,完結12條腐蝕溝專項管理,栽培水源地涵養林2450畝,建造景象木棧道,河道插柳7公裏,加快推進遼河源頭尋源之旅項目一期、二期建造,全力整治修正源頭生態環境。
地處東遼河源頭的安北村,幾年前僅僅一個無人知曉的小村落,伴隨著遼源市東遼河流域管理進程的不斷推進,遼河源頭滿目翠綠,成為「春賞梨花品寒蔥、夏尋源頭遊花海、秋食野果觀紅葉、冬滑瑞雪住民宿」的生態遊勝地,八方遊客四季不停。
東遼河的蝶變仙人河是東遼河一級支流。「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正是對現在遼源市仙人河的真實寫照。這條此前被判定為黑臭水體的穿城河流,通過管理,已成為一道亮眼的城市景象帶。近年來,通過截汙控汙工程、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汙水處理擴容工程、生態修正建造工程等管理辦法,仙人河水質顯著改進,生態修正初顯成效。
「原來路過河濱得捂著鼻子跑,住鄰近窗戶都不敢開,現在但是大不同嘞!」在仙人河邊漫步的居民講訴著「舊貌」換「新顏」的高興。
本年,依托原生態河湖環境,一處「古風商業小鎮」在仙人河畔因水而生。霓虹燈下,國風演藝與美食薈萃在此融合,景色迤邐的仙人河變身網紅打卡地。人們在響亮的嗩吶聲中慢行,在熱心的民族風情舞蹈中互動,傾聽「悅動遼源歡喜匯不夜城」的喧囂,感觸水文明與水經濟深度融合的蛻變和由此煥發的生氣勃勃,截至目前,客流量累計已達60萬人次。
傾力治水迎「蝶變」,精細護水順民心。近年來,遼源市深化推進河湖長製工作,合力攻堅,實幹篤行,繼續加大對東遼河流域水生態環境管理力度,通過實施生態管理工程和水域生態修正,推進多方位、立體式管理,推進河湖長製從「有名有責」走向「有能有用」,河湖「顏值」逐步提升,美好指數逐年提升,水體生態逐年向好。
生命因水而生,城市因水而興。現在,遼源市東遼河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進。東遼河畔,流水潺潺、綠樹成蔭、一步一景。遼源市用職責與擔當將治水、護水的成績單書寫在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史冊中。